我国能源安全发展战略是什么-沈阳佳晔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1、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降低能源需求?
2、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加强国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调配工作,采取措施保护煤炭的安全生产。
4、开发清洁煤技术,支持煤化学工业发展,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
5、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保证境外油气供应稳定可靠;
6、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是我国以较大步伐进入世界石油资源和产品市场的基本条件和保障基础。
7、将能源安全战略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尽快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机制,完善储备体系?
8、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上石油期货和现货交易,从市场和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石油资源和产品,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和预警体系建设?
9、加快能源管理的市场化改革,切实加强能源安全生产,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具体保证。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要比其他国家大得多!
因此能源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我国政府对能源一直予以高度重视。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能源安全不仅包括能源供应的安全,也包括对由于能源生产与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
如何认识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问题,采取何种应对策略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这是关系能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我国经济20多年来的迅速发展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
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

我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已经存在一个巨大缺口,而且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
有专家测算出我国国内能源的缺口量: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
我国的能源缺口在逐年增大,进口依存度将逐步扩大,这也是未来我国能源安全最主要的问题?
通常,一个国家的产品首先要在国内销售,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达到一定的产量规模以后,再走向国际市场特别是在我国入世之后,金融体制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学者的纷纷出谋划策,认为现行的货币中介目标需要进行很大调整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维持国家实力的稳定上升;
鉴于能源供应不足可能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大障碍之一,能源安全在中国大战略中的地位悄然上升,并越来越成为中国战略考虑的重心之一。
在全球化浪潮中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能源大市场中去,制定新的能源战略势在必然;
由此,中国能源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国内保障供应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国际能源供求和能源地缘政治的战略问题;

未来数十年里,全球油气资源供应充足,油气供需发展的总体态势会越来越安全,中国的积极参与可以改善和加强世界能源安全体系,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油气进口将成为中国的重要战略武器。

从中国的角度看,利用国际石油资源是中国优化能源结构和确保能源安全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中国应该树立走出国门、分享国际油气能源的战略思想,加大利用国际资源的力度,以最终保证中国未来中长期的油气资源供应,增进能源安全。

建立稳定的石油安全机制中国能源安全的基本方针是“大力开发两种资源,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即立足于国内能源资源,不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的供应,其次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机遇,积极参与和开发国际能源资源。
无论从经济发展的目标,还是环境保护的目标看,调整和改善中国长期以来煤炭在能源中占绝对优势的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多样化都是中国可持续能源战略的必由之路!
面对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必然趋势,逐步增加石油进口以弥补国内供需缺口几乎已成定局?
鉴于此,建立稳定的石油安全机制至为关键;
我们强调,中国应进一步扩大对海外市场的战略性石油投资,以此建立稳定的进口石油安全机制,实现平时中资油田向国际市场出售石油、特殊时期仅向中国市场供给石油的目标。
同时,加强与产油区相关国家的合作,开辟稳定的能源供给新基地,确保油气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从来源上减少能源供应的脆弱性;
建立蛛网式能源战略通道中国应下大功夫加紧蛛网式战略通道的建设,有效降低中国在海上石油运输被中断所导致的脆弱性,减少对西太平洋战略通道的依赖?
在这个问题上,中外分析家都强调了输油管道的潜在战略利益!

首先,加强中国南海石油的开发,并着手建设通往缅甸的石油运输管道。

南中国海有石油资源235亿吨、天然气资源10亿立方米,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中国应加强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在南中国海石油开发上的合作。
其次,加强东北亚能源合作,建设东西伯利亚——中国——韩国——日本的天然气管道,以及西西伯利亚——中亚——中国——日本的石油管道建设。
再次,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加强和中亚国家以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中国对中亚和俄罗斯能源资源的投资,能够为中国提供避开美国海军控制的航道的石油供应线,降低中国由于中东石油供应阻碍甚至中断所造成的脆弱,而且中国的陆上军事优势将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建设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到中国的输油管道,可以确保中国能源供应来源多元化,从而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建设一个文明、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能源安全的核心是石油安全;
1,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降低能源需求。

2,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加强国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调配工作,采取措施保护煤炭的安全生产;
4,开发清洁煤技术,支持煤化学工业发展,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
5,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保证境外油气供应稳定可靠?
1.我国城市按性质分,大体有以下几类:工业城市?
交通港口城市;

商贸城市。
科研、教育城市;
综合中心城市。
县城!

特殊职能的城市。
2.城市按城市人口规模分为以下三类:大城市(是指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人口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
3.确定城市性质,就是综合分析城市的主导因素及其特点,明确他的主要职能,指出他的发展方向;

4.在确定城市性质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城市的共性作为城市的性质。
另一种是不区分城市基本因素的主次,一一罗列,结果,却失去指导规划与建设实践的意义?
5.城市性质确定的方法有: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
6.定性分析就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7.定量分析就是在定性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去分析自然资源、劳动资源、能源交通及主导的经济产业部门,说明现有和潜在优势!
8.经济职能的定量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主要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主要部门经济结构;

分析用地结构的主次,以用地的所占比重的大小来定量地分析。
9.城市的性质决定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用地构成,而城市的规模则决定城市的用地及布局形态!
10.城市的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界定。
11.城市人口是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该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都是城市服务的对象?
徒们赖城市以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12.城市按照人口密度、经济联系、管理条件等因素,一般可划分为市区、近郊区、市辖县(远郊区)?

13.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人口是指市区与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
14.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除了个别直属该市的工业区(镇)以外,一般不计!
而应将他们分别计入各市辖县镇中去!
15.城市人口调查研究的意义:城市人口调查分析和预测,是一项极重要又复杂的工作,它既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又是制定一系列具体技术指标与布局的依据?
16.了解年龄构成的意义在于:比较成年组人口与就业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
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对研究经济有重要作用;

掌握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和发展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等公共设施规划指标的重要依据。
掌握老年组的人口数及比重,分析城市老龄化水平及发展趋势,是城市社会福利服务设施规划指标主要依据!
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
分析育龄妇女人口数量,是预测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依据;

17.影响年龄构成特点的因素主要有: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

城市不同发展阶段。

城市的性质与规模。
18.性别的构成反映男女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
它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结婚率、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就业结构?
19.家庭构成反映城市人口的家庭数量、性别、辈分等组合情况。
他对于城市住宅类型的选择,城市生活和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生活居住区的组织等都有密切关系;
20.在城市总人口中,按其参加工作与否,分为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

劳动人口又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成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